Skip to content

太14登山宝训 04 成全律法_1020

耶稣来是要成全律法

2024/10/20


今日经文:马太福音 5:17-48

[!bible]+ Matthew 5:17-48 - CUNPS 17.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19. 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20.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21.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 22.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23. 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 24. 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25. 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 26. 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27.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 28.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 30.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31.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 32.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33.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 34. 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 35. 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36. 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 37.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或作“是从恶里出来的”〕。” 38.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9.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40.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41. 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42. 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43.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44.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45.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46. 你们若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 47. 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48.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今天,我们要来看一下在那座被人称之为圣山的西奈山上所传下来的律法。因为主耶稣基督宣告,祂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这律法。既然不是废掉,就完全有必要详细的查考,我们不仅要看律法本身,还要知道耶稣基督是用什么方法来成全这律法的,因为如果没有耶稣成全这律法,人凭着自己实在是无法承。在律法面前人只能感觉到恐惧和绝望,因为全部的人都在圣洁、完全、公义的律法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完全没有能力遵守,更别说全部的律法了。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这完全良善的律法就不是良善的了,因为它没有给人任何通过的机会,就像人被带到了一个陡峭的万米高山,让他徒手登上这山顶一样——这是邪恶的人看待律法的视角。但我们既然知道神是良善的,就不可能将人放置在这样的境地中,从旧约以来的先知圣徒,他们也都看到了这律法的严厉和公正,但同时他们也都在赞美神的律法。诗篇 19 篇中提到“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甦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诗19:7),在这里,他们因为看到律法背后所启示的基督而赞美神,否则他们不可能有任何的勇气去赞美这律法,亲近这律法。 西奈山成了圣洁和威严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这山本身的石头也不见得比其他的山更加坚硬,只是因耶和华在这里展现了祂的威严,赐下十诫圣言,被称为圣山。高山巍巍,其势何其宏伟,但是在诗篇 68 篇8 节描述西奈山“见以色列神的面也震动”,可见耶和华的荣耀是何等的圣洁、高贵、猛烈,并且充满了超过宇宙所能展示的大能。现在有些悖逆的罪人却胆敢如此放肆地说:”我会相信神的,只要这位神显示给我看——我就信”,你这个人,如虫一般,比高山还要高大坚固吗?你只不过登上山顶便要夸口,但这山已经在地上昂然矗立不知多少岁月,它在神的荣光下只能震动战抖,人算什么,竟敢有这样的僭越的想法!愚昧的人呐,你会见到神的面的,只是所处的位置是在审判台前,要在自己的罪状——确凿无疑、公正公平的证据中承认自己确实是罪人,并被丢弃到罪人所应得的硫磺火湖里,那时必要永远地哀哭切齿了。那时候的人,面临的是律法公义的审判,只有审判,不再有额外的恩典,因这恩典是从旧约以来一直到新约启示并实现在耶稣基督身上的,但他们偏偏拒绝了这恩典。罪人所受的震动,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这就是律法不俯就人的标准带来的益处之一。

西奈山的震动,在三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还在保持着猛烈的余震。有人以律法为称义的依据,他们把律法的条文和传统的教训编织成捆绑的网罗和陷人的深坑,把许多想要靠着自己的努力积攒天国门票的人困在其中,即使他们清楚的知道,人完全没有任何可能,也没有任何人曾经守全了律法,但他们仍编制了一整套迷惑人的诡诈的学说,从古到今仍在流传。只要人的心中还存有骄傲,这套害人的教义就会一直有寄生的空间。所以我们持守纯正道理规模的人,这部分是不得不看的,因为无论如何,已经被我们的仇敌卷入这场属灵的争战了。为了神的荣耀,我们必须要清楚的知道主耶稣基督关于“成全律法”,和因信称义的教导有冲突吗?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一直在极力的劝诫众人远离律法主义者,不要受到他们的引诱、逼迫和辖制,也说到“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现今就脱离了律法叫我们服侍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罗 7:6)这里是劝诫人要完全的摒弃律法吗?因此有人担心福音会带来罪的泛滥——这会发生吗?主耶稣知道这些问题在他降临的时候已经造成了极大的辩论和分裂,在他之后也会有许多的假先知、假教师用这道理迷惑人,因此在这里十分有必要对律法进行了详细的查考。今天从四个点来看耶稣基督的教导,好让处于当今世代的我们明白应当怎么去看待律法,怎么去实践律法。第一,我们要看看什么是律法,现在我们有许多的人,怕是已经记不牢十诫了,但我们若非是详细的知道十诫,就不能遵守十诫,不去遵守十诫,就没有机会做到耶稣所说的”成全“;第二,我们要来看看这成全的含义和坚固程度,是一定要成全呢?还是有条件成全呢?还是不一定会成全?第三,我们看看在现在倘若教导人忽略律法,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现在我们来看第一点。在早期的教会,圣徒们会歌唱十诫。用十诫来敬拜,这是一个好的传统。现在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不去思想和纪念十诫,但我们的主在新约中的确为我们总结了律法的总归就是爱——尽心尽力尽意尽性爱主我们的神,又要爱邻如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却又是熟知律法的精义的。我们现在藉着本段经文的第一句话,回到西奈山上,领受耶和华所颁布的十条诫命。 当我们查考十诫的时候,首先要思想这律法的作者。因神是灵,神是圣洁、公义、公正、慈爱、怜悯的,所以从神的身份出发,我们确切的知道两件事: 1. 律法不仅是关乎肉体的,也是属灵的要求。如果仅仅是肉体上的行为,不仅和神的属性相悖,也和主耶稣基督的教导不一致。因为主在举例不可奸淫的时候,是说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就是已经违反了这条诫命了。 2. 律法一定是良善的,因为神是良善的。神的属性决定了,祂所颁布的律法,不会带有丝毫的恶意,对人的永生是有益处的。在希伯来书中提到:”...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靠这指望,我们便可以进到 神面前。(希伯来书‬7:19)",可见神从一开始就定意要引领人寻求基督,而不是自己的义。 其次,思想以上提到的神颁布律法的目的,对理解和解释十诫的含义大有益处,是我们释经的原则。因为我们既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也不能无限制的扩充这含义,就像犹太人的拉比所做的那样——不仅是无益于理解,反而成了许多人极重的枷锁。思想每一条律法的目的,从而揭示其意义,明白其中神所喜悦的和所憎恶的。我们也要如此的理解诫命中所吩咐和禁止的:如果神喜悦这件事,神就憎恶与之相反的事;如果神吩咐这样行,就是禁止行与此相反的行为。在这个原则下,我们来看十诫,其中分为前四诫和后六诫:

  1. 第一诫:人应当敬拜独一真神。(出 20:3) 目的:向我们宣告,耶和华是我们的神,我们是祂的子民,我们理当唯独敬拜祂,爱祂,以祂为乐。 意义:真敬虔和真侍奉讨神喜悦,神憎恶不敬虔。 吩咐:要在一切属于神的事情上,单单的献给耶和华,要将赞美、信靠、祈求、感恩全然献给祂,将属于神的荣耀全然的归给祂。 禁止:禁止人用仪文代替诚实的敬拜,也不可迷信,这两样都是有损神的荣耀的行为。 以色列人在这一条上屡次惹动神的怒气,他们将对神的敬拜发展成了体系庞大的仪文、节期、繁文缛节,他们是在通过建立自己的义从而逃避这无可逃避的诫命。当他们说自己是神所拣选的族类的时候,他们不是在将神当做独一敬拜的对象,而是强调自己的出身。当他们说自己知道律法的知识和传统的时候,他们不是想行出律法并以此来荣耀神,而是强调自己的知识,同时又将所有的外邦人看成是因无知识而灭亡的。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单单是这第一条诫命,就让我们立即伏法认罪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有罪,而律法是如此的圣洁和公义。因我们轻易的就想到了自己在许多时候是在敬拜我们的肚腹、头脑、双手,我们以为自己是配得一些荣耀和夸赞的,这无疑是定我们罪的真凭实据。
  2. 第二诫:不可拜偶像(出 20:4-6) 目的:我们要以神所喜悦的属灵的方式敬拜祂,并且要摒弃一切迷信 意义:神喜悦人遵守祂所设立的属灵的敬拜,憎恶属肉体的敬拜和一切的偶像敬拜 吩咐: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禁止:神禁止将祂无法测度的形象局限在人的认知之内,也禁止敬拜任何形象 这诫命警戒我们,凡是恨神的,祂必然追逃罪责,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谁是恨神的呢?神说不与祂相合的,就是敌祂的(路11:23,太 12:30),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一2:15)。若不是明确的带有咒诅,人就不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有多么的严重,神固然不愿意将父亲的罪归在儿子的头上,但一代人的堕落会给几代人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这是现实中明明可见的事实。 明显的偶像是很容易区分的,也受到了极多的指责,像是天主教仍在使用的圣像和圣物;隐蔽的偶像就不那么容易分区了,仍然是天主教,他们声称向圣人祷告不是违反圣经,而是圣人会在基督面前帮他们代求,但我们通过圣经可以轻而易举的证明,人和神之间只有一位中保,他们这样做就是在设立偶像,并且试图败坏耶稣这唯一中保的地位;但隐而未现的偶像,就连许多敬虔的人都不好区分了,如许多看起来是义的行为,倘若替代了人对神的唯一倚赖,就是迷信了。唯有一切依靠耶稣基督,单单的倚靠祂,才能讨神的喜悦。
  3. 第三诫: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出 20:7) 目的:让我们在一切的言语和思想上,都要荣耀神的名 意义:让我们明白神喜悦人尊祂的名为圣,憎恶人出于自己的私欲轻率的、亵渎的使用祂的名,以致祂的名被人轻视 吩咐:要怀着敬畏和敬虔的心,谨慎起誓,为了荣耀神或者造就人的目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 禁止:不要轻率、随意起誓,也不可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起誓。 这是一条争议很大的诫命,大概分为三种论点,绝对不可以起誓,可以视情况起誓,可以起誓。第一种是说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起誓,论据是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太 5:34),我的弟兄们,最要紧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也不可指着地起誓,无论何誓都不可起。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雅5:12);第二种是同一第一种,但说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法庭宣誓作证、婚约誓言或者入籍时的宣誓;第三种是说,耶稣基督的教导并不是字面的意思——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起誓。从整本圣经的一贯性来看,我是倾向于第三点的,因为无论是旧约中神自己、先知、列王,还是新约中的保罗,都有起誓。今天我们没有时间进行完整的论述,但就着圣经不会自我矛盾这一点,加上耶稣讲论时候的上下文和社会环境来看,耶稣的教导不是针对个人能不能发誓这一个具体的行为来说的,而是让人在发誓的时候要知道发誓所指向的是圣洁荣耀的神,不可随意。
  4. 第四诫:当守安息日(出 20:8-11) 目的:让人明白当对自己一切的喜好和工作毫无感觉 意义:神喜悦人纪念祂,进入祂的安息;憎恶人转背离开神 吩咐:不可停止聚会,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 禁止:禁止人留恋在这个世界中 当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这一条诫命被应验了,主就是我们的安息。而耶稣亲自对安息日做了全面的解释,且这解释不是超越或者增加了新的诫命,而是让我们明白这一切“影儿”在应验之后所应当有的样式。耶稣毫不留情的揭露了法利赛人关于安息日的曲解,他们以为守安息日的主要功夫在于“死守“,耶稣却告诉他们,主是安息日的主,应当在这一天与主联合,进入祂的安息。所以现今的主日(周日),代替了旧时的安息日(周六),但无论是哪一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神的民按照约定的词序,在一起联合、敬拜,在地上的时候,做的一切都当是为主做的,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 这是前 4 条诫命,是关于神的——神学、敬拜、神的名和安息日,后面 6 条是关于人的——家庭(权柄)、生命、婚姻、财产、真理和道德的。
  5. 第五诫:当孝敬父母(出 20:12) 目的:让人顺服神所设定的秩序,这顺序带有神的权柄 意义:人既然因知道是神设立的而顺从,从而就得蒙神的喜悦 吩咐:要尊敬一切在我们之上的人,给予敬畏和恭敬,也当尽力服侍 禁止:禁止按着自己的本性悖逆和羞辱在自己之上的人 我们常说孝敬父母是带应许的诫命,神是信实的,祂所说的必不落空。祂用人所能理解的最显然的秩序来做示范,并设立应许和警告,让人明白神是何等的喜悦人能够在祂所设定的秩序之下,学会顺服、尊重和感恩。 但我们也必须要提的是,我们这顺服的原则是神所预定的,正如弗 6:1 所说的。

[!bible]+ Ephesians 6:1 - CUNPS 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1. 第六诫:不可杀人(出20:13) 目的:让人能够在合一的状态下与他人相处 意义:神喜悦我们看他人如同自己一般,憎恶人对其他人的损伤 吩咐:当关爱其他人,尽力帮助其他人脱离险境 禁止:不可恨恶、辱骂和咒诅其他人,更不可用暴力损伤、伤害其他人的身体 我们之所以在其他的诫命上有一些扩大含义的理解,都是因为主耶稣基督——这位对律法最熟知的人——对十诫中诫命的解读,让我们看到神设立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是让人从内心中认识神、尊崇神、关爱人。神的律法不是人间的法律,这个世界的法律说禁止杀人的时候,是不会包括人心里面恨另一个人的想法的,但神知道这个恨的种子就是后面杀人的原因,是私欲怀了这胎,就必生出罪来。所以,我们跟随着主的脚步,就知道律法对我们的要求,不仅包含神所禁止行的外在,也包含人的内心;在提到禁止或者吩咐的时候,我们就当思想神所禁止的反面,就是神所喜悦的,神所喜悦的对立面,就是神所憎恶的。

  2. 第七诫:不可奸淫(出 20:14) 目的:让人们远离一起的污秽 意义:神喜悦纯洁和贞洁,憎恶一切的污秽 吩咐:在凡事上都要圣洁和节制,远避一切属世的情欲 禁止:不要让任何的淫乱、污秽或者是贪婪玷污我们,连提都不可 当我们的心里和这个世界的情欲发生关系的时候,我们整个人就都被污秽了。但神命令人要圣洁,因为祂是圣洁的。特别是要避免淫乱的罪,因为这罪是玷污身体的。我们的身体若非圣洁不能成为神的殿,若非完全就不能与基督的身体联合。

  3. 第八诫:不可偷盗(出 20:15) 目的:让人们明白要将各人所应得的归给各人 意义: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赐的,偷盗是神所憎恶的,这是对依赖神的否认 吩咐:要尽力帮助其他人保全自己的财产 禁止:不可觊觎其他人的财产,不可用偷盗、霸占、欺诈的手段强取豪夺 如果我们对神的分配有足够的信心,就当知道我们所需用的一切神都知道,并且按照祂的丰富赐给我们。我们也当尽力帮助其他人,以免他们的财产受到损伤。

  4.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出 20:16) 目的:让人明白应当对人完全诚实相待 意义:神憎恶谎言,喜爱诚实 吩咐:要凭着诚实来维护邻舍的尊严和利益 禁止:不可做伪证陷害人,也不可借诚实为名做损害名声之实的事情 神是如此的痛恨谎言,包括假装玩笑实际恶毒的取笑和攻击,以及在诚实的名义之下所行的散播传言和名誉损伤,更别提其中典型的假见证了。

  5. 不可贪恋邻舍的一切 目的:让人明白应当杜绝一切贪婪的诱惑 意义:神不仅不喜悦有意为之的欲望,也憎恶一切被动激发的贪婪 吩咐:要约束自己的心意 禁止:不可受贪婪、奸淫、恨恶等一切罪的诱惑 神不仅禁止一切行为和心思意念上的罪恶和不洁,也命令人要警戒一切私欲,因为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也可能不由自主的被其他人的情况激发起自身的嫉妒和纷争。

这律法是何等的沉重!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人可以守全律法,因为律法对人的要求不是看人行了几个符合律法的事情,而是从来不违反律法,哪怕是最小的一条,只要违反了一条,就违反了全部的律法,因此法利赛人的义注定是行不通的,所有自义之人只能陷入无限的绝望和愚昧的自欺中。但是主耶稣基督说,他来不是为了废除律法, 相反,天地都要废去,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并且都要成全。如果绝望的我们倘若来到基督这里能找到安慰,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来找寻呢?

接下来看第二点,耶稣是如何成全了律法,成全的程度是怎么样的呢?既然神是圣洁的,就不容许任何的罪;神是公义的,就不会放过罪,实际上神亲自说祂必不以有罪的为无罪。这个在人看来又大又难的事,却全部包含在了耶稣基督的奥秘里,如今揭示给了我们。我们正是藉着祂的死,才被称为了这律法的义。

当我们读到十诫的时候,真的感觉我们是站在了一个审判台前,我们的罪让我们抬不起头来,我们只能低头认罪,听到法官的宣判,我们却无可奈何,我们知道这是公正的判决。但是我们却没有等来预想中的刑罚,那可怕的永远的刑罚。我们抬起头,却看到了十字架,主耶稣基督在流血,看呐,宝血从祂的肋旁流出,从祂手掌和脚上的钉痕流出,我们的重担脱落了,我们被释放了。基督救赎的起源,是公义的神,“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赛53:10),我们这些人,因着主耶稣基督的死, 和祂同钉十字架,同死,同活。祂为我们承受了一切的愤怒和刑罚,让神的公义得到满足,我们得以与神和好。我们的身份变了——我们不再是罪的奴仆,乃是主耶稣基督的奴仆。因为主宣告用祂的宝血重价买了我们。对这个世界而言,我们是已经死了的人,没有一个法庭会再审判一个已经死了的人。这是我们熟悉的教义,这是我们每天感激的真理,但是,我只能这样讲,倘若我们不明白律法的刑罚是何等的重,在我们未被主洁净之前我们所要受到的刑罚是多么的可怕,我们的感激就不够,远远不够,甚至不是真诚的。即使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些,但还是不够,我们所想象的,比起耶稣基督所亲自经历的,是无法比拟的,这也就说说,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远超过我们的所求所想。这样就让我们继续前进,在主的恩典的道路上,我们是蒙了特别的恩典,是让我们远远的看到了尽头的光景,不再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信心里面领受到的确定性,就是主说的:“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约 6:39)所以,这成全了律法的,是因为爱。律法是爱的起头和启示,耶稣是爱的降临和应验。全律法的总结,都在爱人如己这一句之内了的意思是,耶稣是这样完全的以父的心为心,尽心尽意尽力的爱神,也将所有的人圈在祂的爱之下,所以我们今天这披戴了基督的人,应当欢喜快乐的领受这律法,因为我们的身份已经变了,不再是奴仆,乃是儿女,做儿女的就脱离了咒诅,进入了应许,律法上的一切压力都变成了爱的动力,推动我们去爱神,去爱人。

最后,我们在结束的时候,简单的看一下,我们如何超过法利赛人的义。首先法利赛人的不义,是因为他们追求读经和十一奉献,并且热衷于讲解律法吗?耶稣在马太福音 23:23 斥责他们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主耶稣没有说前面的不用行,而是说不可不行,说他们假冒为善是因为法利赛人是在建立自己的义,他们废掉了律法的教导,又增加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传统,不仅是自己不去遵行,“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路加福音‬11:46),并且还拦阻其他人遵守,“你们律法师有祸了!因为你们把知识的钥匙夺了去,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阻挡他们。”(路加福音‬11:52),他们的动机是寻求自己的身份、种族和知识,所以他们的义是不能进天国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如果想要进天国,就应当超过他们:一方面是超越他们的行为,他们将许多律法修改了,并且让其他人负他们所添加的重轭,因此我们应当从真理、行为和内心上,比他们更加的敬虔和竭力;然而,即使我们再努力,最多也是达到人的巅峰,却达不到神的要求,但我们有主耶稣基督,这是我们最大的保障,我们的义不在于我们的行为,全然在乎我们的救主,因此我们应当在主的里面寻求对人的超越,主也乐意我们如此行。

我们一起来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