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17登山宝训 07 真谦卑_1126
真谦卑¶
2024/11/28 感恩节
今日经文:马太福音 6:16-18
[!bible]+ Matthew 6:16-18 - CUNPS 16. “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17. 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 18. 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感谢神,在生活百般的挤压中,还是给我们存留如此美好的时间来一起侍奉祂和敬拜祂,真侍奉的核心就是敬拜,我们从神的话语中知道这一切(约 4:21-24)。神的话语(圣经)有时候读起来显得平常,但其中要求我们行出来的是要花费一生的功夫。今天读到的三节经文,我们很多时候看过、读过就过去了,但神的安排是如此的奇妙,让我们的人生在另外一些时间,是为了这三节经文预备的,到了那个时候,神自然会用祂测不透的能力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看到之后心里就翻起惊涛骇浪来。我们就会发现,这平常的字句,犹如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面全身镜,清晰地照出我们的本性来,让我们观察自己从头顶到脚掌的真实景况。这种时候家人们有没有体会过呢?我们就立即扑倒,但当神的手加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口称颂我们的上帝,祂知道我们的一切,并且要带领我们走出一切的虚假、伪装、自我感觉良好,进入祂无限的真实、坦诚,并以神为我们的喜乐。
这段经文要照出来我们虚假的谦卑,教导我们真谦卑。这是读圣经的时候一个大的原则,不仅看字句,字句上来看,是在指导禁食:禁食的时候不要怎么样做,应当要怎么样做,为什么要这样——没有提一句谦卑。但是,当我们把第 6 章 1-18 节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整体,分别在讲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这一段经文,共同点是有一个特殊的句式:“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将这三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并且在整本圣经中,只有马太在这里使用了这个句式。因此这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信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这里对数字 “3” 的使用。三位一体的真神,指导门徒知道在行为、祷告、心灵这三个方面如何做,才能更加符合神的心意,从而得到最终来自于神的奖赏,而不是现实中来自人的必然消亡的夸赞。
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人的外在行为的,就是行为要有正确的动机、要去做善事、要将荣耀归给神;保罗在罗马书中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精准的总结,揭示了这一切在原则上是: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 本于祂的动机是好的,出于人的是亵渎的; 倚靠祂去行动,而不是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归于祂,是因为我们知道一切好的都是主耶稣的功劳,不是我的。
第二个部分是关于人和神的相交。人唯有藉着祷告来到主耶稣面前,也只有在主耶稣基督里面的祷告,能够得蒙父神的垂听和悦纳。没有人是靠着自己能祷告的,所以祷告的一开始我们就要呼叫天父,这一声“天父”中,包含了神的慈爱、耶稣基督的恩惠、圣灵的感动和人的信心,这是我们可以在心灵中体会到的——这是本于祂;我们的祷告不是在人前故意做的,也在祷告中将一切自身的需要交托在神的手中,这是倚靠祂;我们将一切的荣耀归给天父,归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这是归于祂。
今天我们要来看的是第三部分,人的心灵。人的行为、人对神的敬拜、人的心灵,这构成了一个活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对神的敬拜,因为人如果没有对神的敬拜,其他两个加起来不过是一具躯壳,是没有生命的,因为不属神的,就是属撒旦的,人去掉了对神的敬拜,就无可避免的陷入对罪的崇拜,结局只能是死亡。这样的人就是保罗在罗马书第1 章中描述的抵挡真理的人,因为没有人可以有借口说不知道有一位神,无论是什么宗教的、还是无神论的人士,都没有借口,因此都是无可推诿的。这是第一种人,是要灭亡的,神也将一切的光和恩典加在他们身上,但他们至死不能悔改,是神的奥秘的旨意,但无论如何,神的公义和公平是显明在每个人身上的。
对于第二种人,就是属神的人,在行为和心灵上,需要结出和所蒙的救恩相称的果实来。行为和心灵,也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和灵魂,圣经对这两个方面都看重,因为我们将来得救,不仅是灵魂得救,我们的身体也要复活;我们的信心不仅是体现在我们的心灵里,也被我们外在的行为所见证。所以,身体和灵魂,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完整的人,主耶稣教导我们真敬拜要用心灵和诚实,就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通过今天的经文,首先看禁食和心灵的关系,即为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一段对禁食的表述和心灵的话题等同起来;然后,我们要看唯有谦卑的心灵符合神的心意;最后是将所有的三个部分结合起来,好让我们更好的去应用主耶稣这篇伟大的讲道。
一、禁食和心灵的关系
“禁食”这个词有主动的和被动的,在圣经中的用法也是这样。被动的禁食在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有提到,描写他们与神同工所经历和忍受的种种困境中,包含了被动的这种禁食,在林后6:5,“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在林后11:27,“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都是挨饿的含义;当使用主动的含义时,“禁食”近乎是一个宗教专用词汇,尤其是在伊斯兰教中,特别强调禁食,他们每年有专门的禁食月份,伊斯兰教历9 月,被称为“斋月”,在这个月中,他们从日出到日落,进行严格的禁食、禁欲;在佛教中,也有十分的讲究,吃斋念佛,就是长久的禁食肉类。在其他的宗教中,也有一些将禁食当做宗教礼仪的。无论是哪一个宗教,可以看出他们对禁食是有目的性的,要么是把自己准备好可以见到神,要么是通过禁食避免一些麻烦,例如在某些时间和场合吃东西会招致鬼魔。宗教的禁食和心灵几乎没有关系,是出于礼仪方面的动机。
在基督教中,查考禁食的含义就必须回到圣经中了,另外可以参考古代教会关于禁食的看法和传统。“禁食”一词在新旧约中,一共出现在57 处经文(66 次提到)其中旧约出现 40 次,新约 26 次。将所有的出处整理之后,可以惊讶的看到,禁食在神的眼中,绝不是异教徒看待禁食的那种,甚至也不同于现在许多基督徒的看法。
目的/原因 | 出处(次数) | 旧约 | 新约 |
---|---|---|---|
表达自身的悲伤 | 旧1(1) | 斯 4:3 | |
向神表达悲伤痛悔谦卑 | 旧22(22)/新 14(15) | 士20:26/撒上 7:6/撒下 12:16,21,22,23/王上 21:27/拉 8:21,23,9:5/代下 20:3/尼 9:1/斯 9:31/诗35:13,69:10,109:24/赛58:6/但 9:3/珥 1:14,2:12,15/ 拿 3:5 | 可 9:29/路 2:37/徒 13:2,3,14:23/太 4:2,6:16,17,18,9:15,可2:19(2),20,路 5:34,35 |
为他人表达悲伤 | 旧 4(4) | 但 6:18/撒上 31:13/撒下 1:12/代上 10:12 | |
为他人向神代求 | 旧1(2) | 斯 4:16(2) | |
虚假的禁食 | 旧4(7)/新1(1) | 赛 58:3(2),4(2)/耶 14:12/亚 7:5(2) | 太 6:16 |
宗教礼仪节期 | 旧4(4)/新 5(8) | 王上 21:9,12/耶 36:6,9 | 徒 27:9,太9:14(2),可2:18(3),路 5:33,路 18:12 |
挨饿 | 新 2(2) | 林后 6:5,11:27 | |
总计 | 57(66) | 旧 36(40) | 新 21(26) |
在旧约中, 禁食几乎是向神表示悲伤/痛悔/谦卑的代名词,典型的经文有诗篇 35:13 —— | |||
至于我,当他们有病的时候, | |||
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 | |||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 |
还有更加能够体现出神的倾向的士20:26,这里发生了结局完全不同的事情,当以色列人攻打便雅悯人的时候,他们依靠自己的奋勇上去,结果被杀死二万二千;他们在神的面前哭号之后,再次上去,仍然大败,被杀了一万八千,只有在第三次进攻之前,他们真正的谦卑下来,禁食到晚上、又献上燔祭和平安祭之后,耶和华才将敌人交在他们手里。当时便雅悯人不到三万,以色列却有四十万大军,所以当以色列人虚心假意求问耶和华的时候,他们不是在向神表达依靠,而是走流程,他们满以为自己能够轻易得胜的,却连吃了两天的败仗,直到他们真正的谦卑下来。在这里,谦卑的外在的形式之一,就是禁食。 反过来呢?禁食就是谦卑吗?禁食就一定能够被神纪念吗?不是的,我们看到在以赛亚书中,神谴责了虚假的禁食,神明明的告诉他们,他们的禁食不被纪念,不被接纳,因为他们禁食的时候仍然充满骄傲和贪心,参考赛 58:3,4/耶 14:12/亚 7:5;更不要说另外一种纯粹是宗教礼仪或者节期类的禁食了,后面演化成了人的规条,成了传统,而不是对神的敬畏。
总结一下旧约,蒙神喜悦的禁食不是一种宗教仪式、节期,近乎就是谦卑、虚几的意思,并且一定是来到神面前,面向神摆上自己的一种属灵的状态。
新约中提到禁食的次数只有 26 次,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和旧约相比,含义更加集中了,正面的提说就是指谦卑、反面的提说就是批判法利赛人。几乎全部出现在四福音和使徒行传中,因为使徒行传和路加福音的关系,可见在新约里对禁食是有一定的限定的。如果在书信中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得知初代教会对于禁食这种行为的态度了,但是目前来看,书信中并未有此种含义的提法。
因此,综合旧约和新约,我们首先看到,我们的神是一位不改变的神,主耶稣的教导和旧约也是一致的,即神唯独在乎心灵诚实的禁食,是在神面前谦恭的心灵,神抵挡虚假的、礼仪性的禁食,主耶稣批判假冒为善的禁食,但主耶稣并未说不能禁食,而是明确的说,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以像那假冒为善的人。所以,我们在读到禁食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对心灵的要求,是要求真实的谦卑,是来到神面前,献给神的,不是让自己的心得到满足。
二、唯独谦卑的心灵蒙神的喜悦
既然知道了禁食是关乎心灵的,那么再读一遍16节经文: “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就会发现其中说的假冒为善的人,他们的做法为何如此让神嫌弃和厌恶。因为神在乎的,是人内心的诚实,祂能看穿一切的虚伪。
1、真谦卑有正确的对象
当我们说到一个谦卑的心灵的时候,对象不可能是除了神以外的其他人或者事物。谦卑意味着降服,谦卑不仅仅是看低自己,而是在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时候,依然会在这位神的面前,完全的看自己如同无有。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人真正认识到这位自有永有的大能者,创造天地宇宙万物的真神,是多么的圣洁、公义、公平、满有慈爱和怜悯、充满大能、掌管万有的独一真神,他是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当人无法正确的认识神,就无法建立真正的谦卑,因为谦卑是人从的心发出来,朝向神的。 想想吧,我们能在神以外,向什么真正的谦卑呢?向着人不可以,因为即使有人比我们无论在权势、金钱、智慧还是其他任何方面强过我们不知道多少倍,得到的更可能是嫉妒或是忽视,也不是谦卑;向着大自然呢,例如世界上有许多极高的山峰、或者是极深的海沟,人对这些不会谦卑的,反而许多人的目标就是征服高山和大海,流行的说法是人定胜天,是山高人为峰;向着一切被造物,我们的反应都不会是谦卑,而是你有的凭什么我没有,或者是我有的你还没有——这是骄傲。 所以我们的谦卑,只能从敬拜独一的真神而来。认识神难吗?一点都不难,我们所见之物处处都揭示了这位真神;不难吗?撇下一切所有的,舍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显得又是如此的难以接受。所以主耶稣教导我们: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2、真谦卑有正确的形式。
当我们认识了这位真神——实际上,准确的说是神亲自召唤了我们并将我们带到主耶稣里面——之后,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谦卑呢?我每天禁食,或者我某一段时间不吃某一样食物,是不是代表我是谦卑的呢?从今天对禁食的查考中,我们可以看到,禁食的实质是一种心灵的敬拜,因此,禁食不是谦卑,而是人来到神面前之后,真正降服在神里面,用禁食的这种形式表达出自己甚至愿意舍弃肉体的生机的程度来讨神的喜悦,得到神的怜悯和恩典。怜悯和恩典,不是从禁食来的,而是从神来的。这样就建立了一种谦卑的形式,是一种示范,让人明白真正的谦卑是什么。 因此,我们凡事都可以有谦卑的样式。我们禁食的时候,当然可以,只是这种禁食首先是面向神的,其次是献上真实的需要和完全的倚赖的。可以看到这种谦卑的禁食在主耶稣的时代已经很少见了——只是少见,但并非消失了,我们仍然在使徒行传中看到了一些榜样。再之后的教会,对禁食的理解就越发的从心灵转移到了肉体的方面,但是越属肉体的禁食,就越接近异教徒的形式。这一点对当下的教会,对禁食的态度和做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不禁食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有谦卑的样式。当我们在敬拜中完全的怀着给予的心,将祂应得的荣耀和颂赞从我们的心底传达到至高天上神的宝座前,排除一切的缠累、忧虑、讨自己喜悦的心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真谦卑的样式;当我们在侍奉中,不是通过说我不行来表现自己的谦卑,而是通过祷告和摆上,在不断的竭力做工中,去服侍人,去为了其他人的好处在代求、在行动的时候,我们就是有了真谦卑的样式;我们在面临许多看似是我们可以轻松拿捏和决策的场景,决定我们或向左或向右的时候,放弃自己的主权,来到神的面前寻求祂的指引的时候,我们就是有了真谦卑的样式。
3、真谦卑有正确的动机。 假冒为善做出来的善,不是善,假装敬拜神的心灵,不是蒙神悦纳的心灵。这是在圣经中未曾改变的真理,在以赛亚书中,神一再举例他们的敬拜是嘴唇的敬拜,是嘴上敬拜,心却远离神的。主耶稣也是在不断的说明,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是为了自己得到荣耀和满足,这就是完全错误的动机。 我们也很容易有错误的动机,有一些隐蔽的动机甚至是难以察觉的。非常典型的错误就是,当我们认为自己是谦卑的时候,就是存在了错误的动机。一个有正确的动机,就是愿意将自己摊开在神的面前,让祂来丈量和掌管,正如陶泥在泥匠的手下,被他随着自己的心意随意塑造一样,甚至在不满意的时候,他会拿起锤子打破,重新再来!被造的不会反抗,也不会问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是不会满足与自己现在的状态,认为自己是谦卑的,他会放弃论断的权利,即便是论断自己,保罗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但他没说自己是谦卑的。 这并不是诡辩的语言游戏,就如同有一句类似的话:有人嫌弃自己的教会不完美,那如果哪里真的有一间完美的教会,请一定告诉我,我加入进去之后,就肯定是不完美的了!同意吗?不仅是同意,而且很佩服说这话的人(虽然不一定真有一个作者),有属灵的看见,如果地上的教会是完美的,就不需要基督了;同样,如果我们的谦卑到了完全的地步,就不需要神了。
三、主耶稣基督对我们的命令
首先,最重要的是这一句: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知道天父的眼目在察看我们。我们在暗中的父,祂是个灵,是人看不到的,但是对神来说,“..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希伯来书 4:13)。因此无论我们祷告,我们行善或是禁食,还是在广义中的敬拜、行为、心灵相关的任何事,都要有正确的动机,就是向着神做;都要恐惧战兢做成我们得救的工夫,因敬畏而恐惧,因敬虔而战兢。
将太 6:1-18 一起来看,正是主耶稣在 5:20 这里说的,我们的义如果不超过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这里的义就和我们的行为、祷告和心灵息息相关,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基督徒活在世界上的时候,每一天面临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不是吗?主耶稣教导我们的,是让我们不间断的去做善事,并且要怀着正确的动机,是把一切的荣耀归给神的动机去做,我们能做在人身上的最大的善事,就是将福音传给他,将这位救主介绍给他;主耶稣基督教导我们如何祷告,是献给神的祷告,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来祷告,而是为了赞美我们的神,为了神的国度的扩张和降临来祷告;也教导我们,谦卑的心灵是多么被天父所看重的,以致于当我们真正谦卑下来寻求神的时候,神就必让我们寻见。
当我们行在正确的义路上,这路是有基督的宝血滴下的印记的,我们就不会被任何的字句所恐吓,这是仇敌常常做的,就是想要破坏我们对神的倚赖;相反,我们会满怀着欢喜和盼望,因为我们从这里看到了主的同在和恩惠,感谢赞美我们的主,将一切的荣耀归给天上的阿爸天父,我们一起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