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中文
March 4¶
今日读经:
- 民数记 5:1–6:27
- 诗篇 30:8-12
- 箴言 11:1-3
- 马可福音 8:22-38
注解:
民数记 6:2 拿细耳人的愿。 这里的“愿”与“奇妙”一词相关,意指不寻常的事。“拿细耳人”是希伯来语的音译,意为“分别为圣的奉献”。拿细耳人通过以下方式将自己分别为圣归给耶和华:1)远离葡萄制品(6:3,4),2)不剪头发(6:5),3)不接触死尸(6:6,7)。大祭司也被禁止1)在会幕中事奉时喝酒(利10:9),2)触摸死尸(利21:11)。此外,大祭司的冠冕(出29:6;39:30;利8:9)和拿细耳人的头(6:9,18)在希伯来语中用同一个词描述。拿细耳人的头发如同大祭司的冠冕。与大祭司一样,拿细耳人在许愿的日子(6:4,5,6,8)是归耶和华为圣的(6:8;出28:36)。
箴言 11:2 骄傲。 该词源自“沸腾”或“溢出”的词根,表示极度傲慢的态度或行为。它用于描述普通人(申17:12,13)、君王(尼9:10)、以色列(尼9:16,29)、假先知(申18:20)和杀人者(出21:14)。谦卑的人。 这是一个罕见的词,出现在弥迦书6:8:“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这种谦卑和受教的态度首先是指向神的(见15:33;16:18,19;18:12;22:4)。
马可福音 8:23 吐唾沫在他的眼睛上。 这一举动和耶稣用手触摸他的眼睛(25节)显然是为了让盲人(他自然会依赖其他感官,如触觉)确信耶稣会医治他的眼睛(见7:33;约9:6)。
马可福音 8:30 不要告诉人。 耶稣的弥赛亚使命若离开十字架就无法理解,而门徒此时尚未明白(见31-33节;9:30-32)。若他们此时宣告耶稣是弥赛亚,只会加深误解,认为弥赛亚是政治军事的拯救者。其后果是,渴望摆脱罗马统治的犹太人会试图强行立耶稣为王(约6:15;见12:12-19)。
第四天:作耶稣基督的门徒意味着什么?
在马可福音8:34中,耶稣基督明确指出,凡不愿意“舍己”的人都不能合法地宣称自己是门徒。当祂补充说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时,祂揭示了舍己的程度——必要时甚至到死的地步。一个意识到自己无法自救的悔改罪人,其绝望程度达到在跟随耶稣基督时毫无保留的地步(见太19:21,22)。
耶稣说,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35节)。这句看似矛盾的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属灵真理:那些追求安逸、舒适和世界认可的人不会找到永生。相反,那些为基督和福音舍弃生命的人会找到它。
拥有世界所能提供的一切却没有基督,就是永远的破产。世上的一切都无法补偿灵魂的永恒丧失(36节)。正是“灵魂”,即真实的人,将永远活在天堂或地狱中。那些拒绝门徒要求的人,证明他们以耶稣基督和祂所教导的真理为耻。
From The MacArthur Daily Bible Copyright © 2003. Used by permission of Thomas Nelson Bibles, a division of Thomas Nelson, Inc, Nashville, TN 37214, www.thomasnelson.com.
摘自《麦克阿瑟每日圣经》版权所有 © 2003。经托马斯·纳尔逊圣经出版社许可使用,托马斯·纳尔逊公司,纳什维尔,TN 37214,www.thomasnelson.com。
Additional Resources
附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