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04-25 中文

April 25

今日读经:

  • 士师记 15:1–16:31
  • 诗篇 51:1-6
  • 箴言 14:31-32
  • 路加福音 18:1-23

注解:

士师记 16:20 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 这是被遗弃之怒的悲剧。他的罪使他失去了神同在的大能。这一原则贯穿整本圣经(参创6:3;箴1:24-31;太15:14;罗1:24-32)。

士师记 16:24 他们赞美他们的神。 一个人的罪带来未得救的人群对假神的称颂,这是极大的悲哀,因为唯有神才配得称颂。

诗篇 51:1 慈爱。 即使大卫犯下大罪,他仍知道,只要神凭着祂坚定不移的慈爱(立约的爱),赦免就必然可以得到。

诗篇 51:4 唯独得罪了你。 大卫明白,每个寻求赦免的信徒都应明白,虽然他严重亏待了拔示巴与乌利亚,但他真正得罪的是神和神的圣洁律法(参撒下11:27)。

诗篇 51:5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 大卫也承认,他的罪完全不是由神导致的(4b节、6节),也不是偶然出现的偏差。相反,大卫罪的根源在于他堕落、败坏的本性,是从受孕那一刻起就有的。


第二十五天:为何人的义无法带来救恩?

路加福音18:9-14中法利赛人与税吏的比喻蕴含着丰富的因信称义真理。它完美地阐明了一个完全没有个人义行的罪人,如何透过悔改的信心立刻被神宣告为义。这比喻是对那些信靠自义的法利赛人说的(10-11节)。这种对自义的信靠是引向灭亡的盼望(参罗10:3;腓3:9),因为人的义——即使是最严谨的法利赛人所行的义——也达不到神的标准(太5:48)。圣经一贯教导,罪人称义是因神完全的义归算到他们账上(参创15:6;罗4:4、5;林后5:21;腓3:4-9)——这税吏(或任何人)得救,唯有凭借这个根基。

法利赛人一周禁食两次(12节),这已超过了圣经任何律法的要求。通过高举自己的行为,法利赛人表明他所有的盼望只在于他不像别人那样坏。他完全缺乏对自己不配和罪性的认识。

税吏的谦卑在他的姿态和行为中显而易见(13节)。这是一个被迫面对自己罪恶真相的人,他唯一的回应就是完全的谦卑和悔改。他与法利赛人在各方面形成鲜明对比。"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除了神的怜悯,他别无指望。这正是律法要引导每个罪人达到的地步(参罗3:19、20;7:13;加3:22-24)。他"被称为义"(14节),也就是因归算的义被神看为义人。